烽火台:廚房裏沒有的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10606/00418_007.html
睇新聞,學知識。當下台灣塑化劑污染食品為禍兩岸四地,引起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關注,小生也從書架抽出日本「食品添加劑之神」安部司的《食品真相大揭秘》,與大家談談此君的「成神之路」。
話說幾十年前,剛從化學系畢業的安部加入一間食品添加劑公司,接觸各式各樣添加劑的化學名稱,令他大感驚訝──原來這些東西可以吃進肚子裏的!卻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經過多年努力,安部漸漸在業內打出名堂。
直至有一日,安部看到女兒食用自己研發的肉丸。肉丸的原料是牛骨頭上挑下來的肉屑,一般用來製作飼料,由於水分太多,於是安部為它加入俗稱人造肉的組織狀大豆蛋白。為了改善味道,加入大量化學調味料;為了改善口感,加入豬油、加工澱粉;為了改善顏色,加入着色劑、抗氧化劑;為了延長保質期,加入防腐劑;為了將各種成分混而為一,又加入黏着劑、起雲劑(近期很紅的那個)。當然,美味肉丸少不了醬汁調味,所以安部又將冰糖酸兌水稀釋,加入調味料及色素,做成仿調味劑。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感到毛骨悚然,哪裏是肉丸,分明就是添加劑堆嘛!親睹女兒吃下此物,安部難過得徹夜難眠,想到同類產品多不勝數,自此辭去工作,到處宣傳添加劑的真相。大家要自保,不妨記住安部的名言:買食物時記得把手反過來,看看包裝背後的成分標籤,凡是廚房裏沒有的便是添加劑,可免則免。
林芸生
<- - 坐定定聽書
由海帶湯引發靈感 發明味精的故事
1907年的一個中午,日本帝國大學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完成了一個難度較高的實驗後,才記起妻子端上給他的一盤海帶黃瓜片湯,他嘗了一口,發現湯的味道特別鮮美。
職業敏感使池田立即鑽進了實驗室。他發現了一種由昆布(海帶)湯蒸發之後留下的棕色晶體,嘗起來有一種難以描述但很不錯的味道,這些晶體,就是谷氨酸。
半年後,池田菊苗從海帶中提取出谷氨酸鈉(Mono-sodium-L-Glatamate,簡稱MSG)的物質,只要把極少量的谷氨酸鈉加到湯裡去,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
池田又發現,這種味道在許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蹤跡。他還發明了用小麥、脫脂大豆為原料製造味精的方法,從而使原料來源更加豐富,生產更加廣泛和普及。
繼而,他為大規模生產谷氨酸晶體的方法申請了專利。
後來,通過與一位叫做鈴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合作,一種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一家店鋪裡,這就是味精的“鼻祖”。
五味中的鮮味
人類的味覺除了原本發現的酸、甜、苦、鹹等四種外,最近科學研究證實,尚有第五種基本味覺存在,那就是「甘旨味」,也就是俗稱的「鮮味」。
味精通過刺激舌頭味蕾上特定的味覺受體,比如說胺基酸受體T1R1/T1R3或谷氨酸受體,如:代謝性谷氨酸受體(mGluR4和mGluR1)以帶給人味覺感受,這種味覺就是人們熟知的五味中的鮮味。
味精對健康的影響
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它只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溫中使用,谷氨酸鈉會轉變為對人體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鈉。這是有害的物質,並且難以排出體外。
雖然焦谷氨酸納的毒性不大,但會積聚在體內,同時會出現心跳、手震、失眠及輕奮等反應。
此外,亦不要將味精放進鹼性和酸性的食物內,因為味精遇到鹼會起化學作用,產生一種叫谷氨酸二鈉的物質,遇到酸則難以溶解。
涼拌菜亦不宜放味精,原因同樣是味精難以溶解。
攝取過量味精可能導致胃癌和其它人類內臟疾病。
嬰孩和幼兒都不適宜大量進食味精,原因是味精會使血液中的鋅變為氨酸鋅,從尿液中排出,造成急性缺鋅症狀。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小朋友若缺乏鋅,會引起生長發育不良、智力減退、性晚熟,同時亦會令味覺紊亂,食慾不振,長期下去會導致營養不良。
市面上大部分的零食都含有味精,以刺激味蕾,家長不宜讓小朋友進食過量。
此外,哺乳期間的婦女,亦不宜過量進食含有味精的食物,因為谷氨酸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