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3日

眷村的歷史


左營眷村的形成
1949年,海的眷屬和子弟們,因得運輸及渡海船隻的便利,大部分從長山八島、青島、南京、上海、舟山群島(定海)、馬尾、廈門、廣州、榆林等港口來到了左營;有的隨軍住在艦艇上,有的集體棲居在陸地上的防空洞、倉庫、或臨時搶搭的薄鐵皮小屋裡,及部分學校內的走廊上。
左營海軍眷宅,除日據時代所留下的殘破建築,如建業、明德、崇實、自助、自強(又稱內惟)等新村外,尚有屬於陸軍高雄要塞桃子園第一電信總台的勵志新村,以及龜山腳下第二電信總台的勝利新村,和半屏山新村;這三村的房舍並不是很多,又屬海軍轄區,為了管理方便,自然就順理成章地劃撥給海軍管理。




 
族群的融合 多元文化
以左營眷村為例,左營眷村具有相當的在地性,依賴著工作地點 - 左海軍基地,左營23個眷村的眷民人口,在高雄市的人口總數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其中,左營除了擁有海軍各軍階的眷村外,相當完整的保留許多軍中文化,包含中正堂、中山堂、四海一家、豫劇隊、海軍運動場、海軍子弟小學(今海青工商)...等等,可以說左營是一個明鄭時期的先期移民與國民政府時期的新移民多元融合的地方,存在許多相當意義非凡的元素。


▼  海青工商正門

 
左營眷村的命運
時代變異,隨著第一代眷民逐漸老去,第二、三代則因眷村改建或事業、婚姻等因素慢慢從眷村搬走,眷村也難逃被拆卸的命運,取而代之是一幢幢新建的高樓大廈,眷村文化在時代動脈中逐漸被淹沒。
左營自助新村沒有台中的彩虹眷村那麼幸運得以保留,它會在 2011年中全部拆卸。
在某個角度上,眷村的歷史,也是在背負著見證某段歷史的任務。



▼  左營眷村迷路實名叫自助新村」,在海青工商正門的對面巷內



海青工商的學生們,課餘時也會常常走到眷村裡買零食有兩位室內設計科高三女生, 於2010冬天得到眷民的同意將灰暗老舊的眷村建築 

 




▼  彩繪出了新的風貌,將牆面地上彩繪塗鴉了各式各樣的圖案, 也成了拍攝婚紗照片取景的勝地






左營自助新村甚麼走
▼  位處高捷左營站及生態園區站之間, 只要是去海青工商的公車也可以到達, 下車的地方會是海青工商的後門, 步行轉個彎到了它的正門, 自助新村就在它的對面, 若是11時前到達的話, 會看到巷口的王家燒餅門口總會有一條人龍在排隊買燒餅

http://blog.yimg.com/3/fES9tot7s59NTwaDSHdnrGEaTRiqPnodaQD4lDmTUIFdtkgy5.VKbQ--/32/o/25k5ox_R4Csk6AuZVndEWQ.jpg (大圖)
http://blog.yahoo.com/iamannabel/articles/46445/index




▼   要多謝照片中的女士, 分享了一些高雄眷村文化館的照片

高雄眷村文化館位在左營勝利路的停車場附近,免費入場,展覽開放時間為周二到周日上午9時到下午5時,周一休館。 眷村文化館陳列早年眷村的文物,像煤球爐、皮箱、軍服等,還有日遺眷舍模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