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最後一夜


哀哉!亞苦新搞作!一次指法錯落,回頭,已不可能,三思呀!!!
先頭部隊,偉大精神,可敬! 他朝吾體也相同,無奈!
預計將來我會係3唔人仕 : 唔多想寫,唔多想睇,睇咗唔多願回應,因為新嘢設定嘅蟻粒字體 (後天可能有得調較啩),隨住年歲漸漸增長嘅我,睇到眼都痛! 而且加埋我仲係3冇人仕添 : 適應力冇, 忍耐力冇, EQ最冇!
早幾日已經有一把疑似聲音話我架喇,係呀,因為回憶總係要拖住傷感出場,唔想記,冇去記咁多嘢嚟寫,嬲架,3日咁多啦,因為第4日我已經唔記得你係乜水喇! 弊啦,第2時連整色整水function都冇埋,企圖美化畫面嚟瞞天過海嘅我,嗰時咪更加上加!
第2時仲似足考試咁,老師只會供應白色A4單行紙畀你,要寫就寫响上面! 清一色白紙黑字,冇晒個性,一個個倒出嚟咁,悶!
愛得太遲,幸未愛得太深,不過有點錯愛了你的感覺!
聽聞新嗰件嘢暫時仲未學識唱歌住,有得聽時就聽多啲喇!呢支歌係我特別揀選架!


最後一夜
作詞:慎芝 作曲/編曲:陳志遠
踩不完惱人舞步 喝不盡醉人醇酒
良夜有誰為我留 耳邊語輕柔
走不完紅男綠女 看不盡人海沉浮
往事有誰為我訴 空對華燈愁
我也曾陶醉在兩情相悅  像飛舞中的彩蝶
我也曾心碎於黯然離別  哭倒在露濕台階
紅燈將滅酒也醒  此刻該向它告別
曲終人散回頭一瞥  嗯......最後一夜
Xuite 呢類嘢過唔過度到呢,好多網誌會唔會啞晒架?

2011年7月30日

熱香餅3



材料 :-
蛋一只
鮮奶 225g一盒
自發粉
vanilla香油幾滴 (冇整餅好耐, 冇存貨, 所以加咗一匙更 honey)


做法 :-
將蛋打勻, 加入鮮奶再攪勻, 麵粉續少續少落, 起勢攪呀攪, 攪埋啲愛心落去,
落吓粉又攪吓咁, 見到檀嘢杰杰哋又 feel 唔到有粉粒, OK


加少少油, 燒慶個镬, 將檀杰嘢由中間落镬,


見到越嚟越多豆皮窿窿, 就可以反轉另一面再煎


嘩, 相似度 98.9%, 正反面都咁靚仔, 收貨啦!


埋單計數, 鮮奶$5, 德青源蛋$1.6, 麵粉$2, 加埋成本都要$8.6, 仲未計要晨咁早爬起身, 又要忍受油煙同冒住會畀油煙升到面都黃嘅後遺症!
平日朝早返工响麥記都係賣14個大洋咋, 仲有埋杯 coffee or tea! 呢勻係咪做咗亞茂呢, ‘愛心無價’, 唯有咁安慰自己啦!

幾粒鐘後, 消化得七七八八, 見有個油镬响處唔好嘥, 將啲雞髀菇切條加牛油, 蒜蓉, XO醬, 瑤柱蠔油炒埋又一碟, 好香呀! 凡菇類都要落少少牛油炒, 會香好多架!



應該砌得佢靚啲, 個賣相會好啲, 証明我個人唔做作, 夠真!!!

2011年7月29日

假如我是真的

抒情的旋律優美的伴奏特別是彈鋼琴的趙增老師加上蔡琴姐姐充滿情感的演繹單獨視它為一隻經典金曲來欣賞也不錯!


假如我是真的
作詞:莊奴 作曲:欣逸

假如流水能回頭 請你帶我走
假如流水能接受 不再煩憂

有人羨慕你 自由自在的流
我願變做你 到處任意遊呀遊

假如流水換成我 也要淚兒流
假如我是清流水 我也不回頭

1981年有過這麼的一出電影「假如我是真的」,這就是該出電影的主題曲了


不要被以上的片斷誤導,它絕對不是一部愛情片,它是徹頭徹尾的一出驚慄片!

記得這出電影我是在電視上看的,越看越驚心,可能那時我的心靈還很脆弱!

再在電視上播放,現在來說應該是不可能的了 .....

以下轉自維基百科 :-


《假如我是真的》,是中國作家沙葉新與演員李守成、姚明德於19798月為話劇創作的劇本,一齣取材自真人真事、藏著悲劇的諷刺喜劇,隱約有蘇聯作家果戈里筆下《欽差大臣》的味道。

後於1981年被改編成同名台灣電影「假如我是真的 If I Were for Real (1981) ,由台灣導演王童執導,編劇張永祥改編, 電影獲得1981年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而譚詠麟憑這出電影獲第18屆台灣金馬獎影帝。

故事講述中國大陸一個上山下鄉的知青李小璋(譚詠麟飾),回鄉探女友(胡冠珍飾),受到她父親(雷鳴飾)的歧視。某日他見到有人巴結高幹子弟,決定冒充找好處,果然有人信以為真,巴結奉承,奉他為貴賓。

但他最終被識穿,一眾巴結奉承者隨即對其轉持相反態度,及後其死於獄中,臨終前留下發人深省的絕望哀嘆:「我因為假冒高幹子弟便落得如此下場,但假如我是真的呢……」


男主角譚詠麟那時的煲冬瓜真的很爛,這是個讚美的句子,表示他進步神速,一日千里! 若是當時他預感到人仔市場在不久的將來會是那麼的廣大,相信他未必會接拍這部片子!

女主角胡冠珍原名胡競英(英文名:Nancy Hu,1959年3月8日-) 出生於台灣,祖籍浙江。貝瑞大學電腦碩士,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2009年3月10日,亞洲電視宣布委任她為行政總裁 ; 20107月,商人王征入股亞視之後,胡遭亞視停職 ; 201012月,胡競英透過律師行,表示辭職。

2011年7月27日

La Paloma

La Paloma  (The Dove)

by Julio Iglesias


Una canción me recuerda aquel ayer
A song reminds me of yesterday,

cuando se marchó en silencio un atardecer
when she left in silence at dusk.

se fué con su canto triste a otro lugar
She went away, somewhere else, with her sad song.

dejó como compañera mi soledad
She left behind my solitude as companion.

Photobucket

Una paloma blanca me canta al alba
A white dove sings to me at dawn.

viejas melancolías, cosas del alma
Old melancholies, things of the soul,

llegan con el silencio de la mañana
arrive with the morning's silence

y cuando salgo a verla, vuela a su casa
and when I go outside to see it, it flies back home.

Photobucket

Donde va que mi voz
Where does it go, that my voice

ya no quiere escuchar
doesn't wish to listen anymore?

donde va que mi vida se apaga
Where does it go, that my life is extinguished

si junto a mi no está
if she's not beside me?

Photobucket

Si quisiera volver
If only she'd want to come back

yo la iría a esperar
I'd go wait for her.

cada día cada madrugada
every day, every sunrise


para quererla mas
to love her even more



"La Paloma" is a popular song, having been produced and reinterpreted in diverse cultures, settings, arrangements, and recordings over the last 140 years. The song was composed and written by Spanish composer Sebastián Iradier (later Yradier) after he visited Cuba in 1861. Iradier may have composed "La Paloma" around 1863, just two years before he died in Spain in obscurity, never to learn how popular his song would become.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Cuban habanera gives the song its characteristic and distinctive rhythm. Very quickly "La Paloma" became popular in Mexico, and soon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In many places.



Cuando sali de la habana, valgame dios
Nadie me ha visto salir sino fui yo
Y una linda guachinanga como una flor
Se vino detras de mi, que si seor

Si a tu ventana llega una paloma
Tratala con cario que es mi persona
Cuntale tus amores bien de mi vida
Cornala de flores que es cosa mia

Ay chinita que si, ay que dame tu amor
Ay que vente conmigo chinita
A donde vivo yo


Ay chinita que si, ay que dame tu amor
Ay que vente conmigo chinita
A donde vivo yo

2011年7月26日

遊艇-熱帶島天堂

The super yacht that comes with its own VOLCANO: Multi-million pound boat which is a paradise island 

This is the next super-yacht set to hit the world's oceans - which comes complete with its own functioning volcano and floating tropical islands.

The vessel - dubbed the 'Tropical island Paradise' - has been designed by British boat builders Yacht Island Design, from Derby, Derbys - some 90 miles from the sea.

The extravagant 295ft ship boasts a towering volcano with a cascading waterfall which feeds the swimming pool.

Luxury: This yacht will soon be cruising the oceans with its very own floating tropical islands

And playboys will feel right at home with the ships helicopter landing pad and huge bar set behind a series of beach cabanas.

Studio director Rob McPherson at the Derbyshire firm, who have also created the Streets of Monaco super-yacht, said: 'The exterior was designed to give the impression of waves breaking around a volcanic island, whilst maintaining the look of a contemporary yacht design.

'It comes with its own private beach cove and a waterfall cascading down from a volcano.

'This design centres around a secluded island paradise, with elements inspired by the islands of the Caribbean, Indian Ocean and Polynesia. It is set to be a big hit when it comes onto the market.'

The lavish yacht can accommodate up to 10 guests - and can travel along at a top speed of 15 knots.

The main deck is a secluded beach 'cove' of cabanas surrounding a massive ocean view swimming pool.

Spectacular: There is also a huge helicopter landing pad for those quick trips to shore

And should the millionaire future owners get tired of taking a dip in the pool, they can sail out into the sea on their very own floating island complete with deck chairs and palm trees.

McPherson added: 'We had two reasons for designing such a boat. The first being that it's good fun, and secondly the current market is pretty saturated with designs that look fairly similar.

'Our mission is to work on incredibly fun designs and carve a niche for ourselves within the market, a place where other designers fear to tread.'

Inside the huge, towering volcano is a cinema, library, games room, gym, spa and VIP suites - including an owners pad spread over two decks.

The boat - which has yet to hit the market and hasn't had a price set - is causing waves in the boat building world with its unique design.

View from the top: The lavish liner can accommodate up to 10 guests and has a landing pad and huge bar set behind beach cabanas



Read more: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017986/Your-portable-tropical-island-A-new-super-yacht-functioning-volcano-helicopter-pad.html#ixzz1T5PUObOc

超級遊艇建熱帶島天堂

超級遊艇已成為不少富豪的玩具,若嫌設計一式一樣,凸顯不到身份地位,英國一間設計公司構思出大膽意念,將遊艇的甲板改頭換面,變成一個熱帶小島,還有人工火山及瀑布,遠看猶如一個漂浮海上的島嶼。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該艘設計獨特的超級遊艇名為熱帶島天堂(Tropical Island Paradise),長約九十米,頂層聳立着一個人工火山,火山口不噴熔岩,竟是一個小瀑布,為甲板上的泳池提供源源不絕的水源。泳池兩旁還有多間沙灘小屋,坐擁無敵海景,加上棕櫚樹的裝飾,恍如熱帶小島度假村。船上亦有一般超級遊艇必備的設施,如電影院、健身室、水療及酒吧等豪華設備,同時設有四個貴賓套房,擁私人露台,當然少不了有直升機降落平台。

僅是構思售價未定

設計公司負責人指,設計靈感來自加勒比海、印度洋及法屬玻利尼西亞的島嶼,糅合現代與熱帶島的感覺,讓賓客在隱蔽的島嶼天堂度假。遊艇預計可招待十名客人,時速達十五海里。此遊艇暫時未推出市面,售價有待公布

* * * 訂番隻啦! 實型到爆啫!   

2011年7月25日

告別女神不告別法治

蘋果側影:告別女神不告別法治

2011年07月24日

1912年冬,香港第 14任總督盧吉勳爵(Frederick John Dealtry Lugard)在泰美斯女神腳下致辭說﹕「這座法院費了許多時間和金錢才建成,但這座四面是巨幅花崗岩牆和圓柱的法院大樓,在遠東乃是無可匹敵的,是一座具紀念意義的建築物,足令我們引以為榮。」

代表公義的泰美斯女神(Themis)雕像。

大樓面向皇后像廣場(圖片右方),背對遮打公園(圖片左方)。草擬建築圖則時,曾發生小插曲,誤把正門後門對調,建築師幾乎要重新設計大樓內部結構。幾經波折,才能落實建築師的原意。至於圖片下方的和平紀念碑,是在大樓落成後 11年才豎立。

↓  圍繞大樓的拱廊,是配合香港的亞熱帶氣候,遮擋陽光,避免直接照射大樓內部。這種實際的設計,卻意外營造了無數篇浪漫故事,成為新人取景拍攝婚照的熱門場景。不過拱廊耗用巨幅花崗岩甚多,大樓建造時一度因缺乏石材而延誤。

↓  大樓四周的愛奧尼亞式圓柱(Ionic Order)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建築。

↓  攝影記者拍攝會議過程的小房間。

「為遠東天下留見證」

說完,盧吉把大樓的門匙交給首席按察司皮葛特(Francis Piggot),皮葛特補充說﹕「我敢推斷,即使他日維多利亞城不復存在,海港被淤泥壅塞,香港會所坍塌湮沒,這座大樓仍將巍然矗立,如金字塔,為遠東的天下留下見證。」
所言非虛,將近百年後的今天,維港已經填海填得面目全非,香港會所舊大樓也被推倒重建,由香港法院到立法會,昃臣道八號這座大樓依然屹立。
這座新古典主義派的花崗石建築物,是由英聯邦採辦處的顧問建築師亞士東.偉柏(Aston Webb)和英格里斯.貝爾(E. Ingress Bell)設計。偉柏是英國白金漢宮東翼的建築師,他說過要把法院大樓造得莊嚴、宏偉,方法是利用圓柱環抱四周,建築物上冠以圓頂。

↓  高雅莊嚴的會議廳,四角都築有愛奧尼亞式圓柱。

↓  地面至三樓的樓梯,從來都是來去匆匆。

↓  立法會主席座椅。

↓  每當會議開始,職員便敲響前廳的銅鑼,提示議員。

1903年春,第 12任總督卜力(Henry Arthur Blake)為大樓主持奠基儀式,《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當時報道﹕「在東方各地的政府建築物中,這座最高法院顯然是先進的。在香港,其他用作政府辦事處的樓宇,不是破落凋殘,就是藏在不顯眼的地方,好像自慚形穢。」
1978年夏,受地鐵工程影響,大樓地面下陷,建築物出現多處裂痕,法院也迫遷。
1985年秋,法院改作立法局大樓,直至今年夏天。大約一年之後,大樓將會重歸司法機構,成為終審法院。
記者:蔡元貴
攝影:攝影組

在人權黯淡年代告退

↓  立法會大樓共有四個入口。

香港立法機關在昃臣道八號的生命很短促,在民主萌芽的光輝歲月入主,在人權委靡的黯淡年代告退。

↓  會議廳的前身是法院圖書館,再前身是大法庭。

↓  內部迴廊式行人通道,是記者守候的空間。

「曾見證民主民權抬頭」


↓  面向昃臣道的大樓門口,曾是法官的入口。

1985年,立法局大樓揭幕那年,香港立法機關首次有選舉方式產生的議員; 56個立法局議席當中,有 24席由地方議會及功能組別間接選舉選出。這是香港邁向代議政制的一大步,泰美斯女神見證着民主民權的抬頭。
在這 26年間,立法機關的民主成份一度登上歷史新高; 1995年,半數議席由單議席單票制的地方直選產生。回歸後改名立法會大樓,無以為繼, 2008年,地方直選議席仍舊停留在半數,選舉機制改為比例代表制。
立法會撤出昃臣道的最後一年,政府為了封殺議員借辭職製造變相公投的機會,在沒有公眾諮詢下要求立法會通過替補機制方案。 22萬人參與 7.1大遊行,聲討政府漠視人權,方案被迫撤回及重新諮詢。立法會將在添馬艦新大樓繼續辯論替補機制,昃臣道的百年大樓,則仍會以其堅剛的花崗石牆,捍衞法治

每個人在某個人的面前會擔當著不同的角色, 你會是一位上司/下屬, 你會是一個子/, 你會是一個丈夫/妻子, 你會是一個父親/母親, 有些角色是生下來上天就賜了給你的, 有些好像是你自己爭取返來的, 但我更信是命運的安排, 無論這角色你是怎麼樣得來的, 你有沒有下過功夫, 努力地把每個角色扮演得更好一點?

大不了是放棄第一項, 這樣便更可以專注在其他角色上, 這個藉口令我在職場上總擺出一副世無爭的稱高相, 那一年, 忽然醒覺, 方向全錯, 開口為自己爭取些甚麼, 是我生平的第一次, 我說服自己, 任何事總會有一次的, 這次是理所當然地升職加薪了, 第一次的非常順利, 是最強大的推動力,   我一年後作出第二次的開口-向經理提出, 公司的慣常做法是要在岡位上做滿兩年才被推薦升職的, 我好好地想出了一堆理由來 hard sell自己之余, 更覺得提出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得洽當, 過早, 他或會忘記, 太遲, 講甚麼也沒用, 所以我的先前急務, 就是去打聽那一天是deadline! 人的慾望是最好的推動力, 亦是很可怕地令人不自覺地迷戀當中而不自知

2011年7月24日

自剖






        

 


Photobucket

想寫自剖已久, 可惜苦無藉口, 一週年又過了,

今天就要好好抓緊機會, 不要給它悄悄地蹓走!

* * *

我的網誌是這樣開始的, 上年有段時期沉迷整麵包,

發覺十幾年前開落的亞虎電郵戶口還在乖乖的靜待我回歸,

就正好利用它的網誌功能來記下一些食譜!

‘唔煮冇得食, 煮起好難食’- 這就是我的寫照,

逼上梁山, 也只是這十年八載的事,

其實整嘢食不是我的強項, 強項是甚麼?

…唔…尚待發掘!

* * * 

未寫 blog之前, 莫講是要寫一篇中文文章,

中文字也幾乎忘記了, 我要澄清, 這並不表示我英文頂呱呱,

 開初時打一篇中文就要花上我一整天,

打好之後還要花上一整天來修訂狗屁不通的語句,

寫 blog之後, 看心愛的西劇時, 會緊盯著中文字幕,

很努力地將它們記入腦裡, 漸漸地記回了很多中文字,

現在寫文章好像順暢了些少! 也請容忍我的錯別字及留空格,

不完美, 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 * *

我也很懂得自我安慰,

讀書不是求分數, 寫不 blog是求人數,

不是曲高, 是選的曲目比較另類, 是有個性的表現!

況且我一向做人是抱著寧缺勿濫的宗旨,

凡來訪過的, 不論是有留言或是沉默的觀眾,

都可以証明一點, 你們是特別有眼光的!

* * *

 在茫茫 blog 海中, 誤打誤撞地遇上了,

也是一種緣份, 緣份有很多種, 緣份有深有淺,

緣份亦有長有短, 有些結束得莫名其妙,

就讓一切隨緣吧, 但我會珍惜!

* * *

我記得很久很久前契哥曾經講過,

(他覺得認了是契哥, 對他有點 over 了的關照

不用向外人解釋得太多, 由他去罷),

'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更覺得每個人身上都有著不同的特質,

加上不一樣的人生際遇的磨練, 才會演變成今日的他,

正就是每位網友在分享著不一樣的故事, 且各有各的精采!

* * *

 聽著某支歌曲, 就會令你憶起某個人, 及和他共處過的時光,

有些不想忘掉, 有些不願記起,

聽著不屬於你的年代的歌曲, 最大的好處是

不會有回憶連繫著, 沒有感情的包袱, 不帶負擔!

* * *

現實當中我的生活並不苦, 但卻是個極度悲觀的人, 

我覺得與其傷春悲秋, 互數坎坷身世, 嗟歎不幸遭遇,

不說說笑笑, 盡己所能帶出正能量,

抱著這個宗旨寫 blog, 心理狀態也不知不覺地調整過來,

這是意料不到的最大收穫!

  這篇是#272

Photobucket

  生活

   陰沈,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條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捫索著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臟腑內掙扎,

   頭頂不見一線的天光,

   這魂魄,在恐怖的壓迫下,

   除了消滅更有什麽願望?

   Photobucket


自剖

我是個好動的人;每回我身體行動的時候,我的思想也彷彿就跟著跳蕩。我做的詩,不論它們是怎樣的「無聊」,有不少是在行旅期中想起的。我愛動,愛看動的事物,愛活潑的人,愛水,愛空中的飛鳥,愛車窗外掣過的田野山水。星光的閃動,草葉上露珠的顫動,花須在微風中的搖動,雷雨時雲空的變動,大海中波濤的洶湧,都是在在觸動我感興的情景。是動,不論是什麼性質,就是我的興趣,我的靈感。是動就會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近來卻大大的變樣了。第一我自身的肢體,已不如原先靈活;我的心也同樣的感受了不知是年歲還是什麼的拘縶。動的現象再不能給我歡喜,給我啟示。先前我看著在陽光中閃爍的金波,就彷彿看見了神仙宮闕──什麼荒誕美麗的幻覺,不在我的腦中一閃閃的掠過;現在不同了,陽光只是陽光,流波只是流波,任憑景色怎樣的燦爛,再也照不化我的呆木的心靈。我的思想,如其偶爾有,也只似岩石上的籐蘿,貼著枯乾的粗糙的石面,極困難的蜒著;顏色是蒼黑的,恣態是崛強的。

我自己也不懂得何以這變遷來得這樣的兀突,這樣的深徹。原先我在人前自覺竟是一注的流泉,在在有飛沫,在在有閃光;現在這泉眼,如其還在,彷彿是叫一塊石板不留餘隙的給鎮住了。我再沒有先前那樣蓬勃的情趣,每回我想說話的時候,就覺著那石塊的重壓,怎麼也掀不動,怎麼也推不開,結果只能自安沉默!「你再不用想什麼了,你再沒有什麼可想的了」;「你再不用開口了,你再沒有什麼話可說的了,」

我常覺得我沉悶的心府裡有這樣半嘲諷半弔唁的諄囑。 說來我思想上或經驗上也並不曾經受什麼過分劇烈的戟刺。我處境是向來順的,現在,如其有不同,只是更順了的。那麼為什麼這變遷?遠的不說,就比如我年前到歐洲去時的心境:啊!我那時還不是一隻初長毛角的野鹿?什麼顏色不激動我的視覺,什麼香味不興奮我的嗅覺?我記得我在意大利寫遊記的時候,情緒是何等的活潑,興趣何等的醇厚,一路來眼見耳聽心感的種種,那一樣不活栩栩的叢集在我的筆端爭求充分的表現!如今呢?我這次到南方去,來回也有一個多月的光景,這期內眼見耳聽心感的事物也該有不少。我未動身前,又何嘗不自喜此去又可以有機會飽餐西湖的風色,鄧尉的梅香──單提一兩件最合我脾胃的事。有好多朋友也曾期望我在這閒暇的假期中採集一點江南風趣,歸來時,至少也該帶回一兩篇爽口的詩文,給在北京泥土的空氣中活命的朋友們一些清醒的消遣。但在事實上不但在南中時我白瞪著大眼,看天亮換天昏,又閉上了眼,拚天昏換天亮,一枝禿筆跟著我涉海去,又跟著我涉海回來,正如巖洞裡的一根石筍,壓根兒就沒一點搖動的消息;就在我回京後這十來天,任憑朋友們怎樣的催促,自己良心怎樣的責備,我的筆尖上還是滴不出一點墨沉來。我也曾勉強想想,勉強想寫,但到底還是白費!可怕是這心靈驟然的呆頓。完全死了不成?我自已在疑惑。

說來是時局也許有關係。我到京幾天就逢著空前的血案。五卅事件發生時我正在意大利山中,采茉莉花編花籃兒玩,翡冷翠山中只見明星與流螢的交喚,花香與山色的溫存,俗氛是吹不到的。直到七月間到了倫敦,我才理會國內風光的慘淡,等得我趕回來時,設想中的激昂,又早變成了明日黃花;看得見的痕跡只有滿城黃牆上墨彩斑斕的「泣告」。

這回卻不同。屠殺的事實不僅是在我住的城子裡發見,我有時竟覺得是我自己的靈府裡的一個慘象。殺死的不僅是青年們的生命,我自己的思想也彷彿遭著了致命的打擊,比是國務院前的斷肢殘肢,再也不能回復生動與連貫。但這深刻的難受在我是無名的,是不能完全解釋的。這回事變的奇慘性引起憤慨與悲切是一件事,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在這根本起變態作用的社會裡,什麼怪誕的情形都是可能的。屠殺無辜,還不是年來最平常的現象。自從內戰糾結以來,在受戰禍的區域內,那一處村落不曾分到過遭姦污的女性,屠殘的骨肉,供犧牲的生命財產?這無非是給冤氛團結的地面上多添一團更集中更鮮艷的怨毒。再說那一個民族的解放史能不濃濃的染著 Martyrs(編注:「殉難者」、「烈士」)的腔血?俄國革命的開幕就是二十年前冬宮的血景。只要我們有識力認定,有膽量實行,我們理想中的革命,這回羔羊的血就不會是自塗的。所以我個人的沉悶決不完全是這回慘案引起的感情作用。

愛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殘殺的空氣中,我的神經每每感受一種不可名狀的壓迫。記得前年奉直戰爭時我過的那日子簡直是一團黑漆,每晚更深時,獨自抱著腦殼伏在書桌上受罪,彷彿整個時代的沉悶蓋在我的頭頂──直到寫下了《毒藥》部幾首不成形的咒詛詩以後,我心頭的緊張才漸漸的緩和下去。這回又有同樣的情形;只覺著煩,只覺著悶,感想來時只是破碎,筆頭只是笨滯。結果身體也不舒暢,像是蠟油塗抹住了全身毛竅似的難過,一天過去了又是一天,我這裡又在重演更深獨坐箍緊腦殼的姿勢,窗外皎潔的月光,分明是在嘲諷我的內心的枯窘!

不,我還得往更深處挖。我不能叫這時局來替我思想驟然的呆頓負責,我得往我自己生活的底裡找去。

平常有幾種原因可以影響我們的心靈活動。實際生活的牽掣可以劫去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閒暇,積成一種壓迫。在某種熱烈的想望不曾得滿足時,我們感覺精神上的煩悶與焦躁,失望更是顛覆內心平衡的一個大原因;較劇烈的種類可以麻痺我們的靈智,淹沒我們的理性。但這些都合不上我的病源;因為我在實際生活裡已經得到十分的幸運,我的潛在意識裡,我敢說不該有什麼壓著的慾望在作怪。

但是在實際上反過來看另有一種情形可以阻塞或是減少你心靈的活動。我們知道舒服、健康、幸福,是人生的目標,我們因此推想我們痛苦的起點是在望見那些目標而得不到的時候。我們常聽人說「假如我像某人那樣生活無憂我一定可以好好的做事,不比現在整天的精神全化在瑣碎的煩惱上。」我們又聽說「我不能做事就為身體太壞;若是精神來得,那就……」我們又常常沒想幸福的境界,我們想「只要有一個意中人在跟前那我一定奮發,什麼事做不到?」但是不,在事實上,舒服、健康、幸福,不但不一定是幫助或獎勵心靈生活的條件,它們有時正得相反的效果。我們看不起有錢人、在社會上得意人、肌肉過分發展的運動家,也正在此;至於年少人幻想中的美滿幸福,我敢說等得當真有了紅袖添香,你的書也就讀不出所以然來,且不說什麼在學問上或藝術上更認真的工作。

那麼生活的滿足是我的病源嗎? 「在先前的日子」,一個真知我的朋友,就說:「正為是你生活不得平衡,正為你有慾望不得滿足,你的壓在內裡的Libido就形成一種昇華的現象,結果你就借文學來發洩你生理上的鬱結(你不常說你是從事文學是一件不預期的事嗎?)這情形又容易在你的意識裡形成一種虛幻的希望,因為你的寫作得到一部分讚許,你就自以為確有相當創作的天賦以及獨立思想的能力。但你只是自冤自,實在你並沒有什麼超人一等的天賦,你的設想多半是虛榮,你的以前的成績只是昇華的結果。所以現在等得你生活換了樣,感情上有了安頓,你就發現
你向來寫作的來源頓呈萎縮甚至枯竭的現象;而你又不願意承認這情形的實在,妄想到你身子以外去找你思想枯窘的原因,所以你就不由的感到深刻的煩悶。你只是對你自己生氣,不甘心承認你自己的本相。不,你原來並沒有三頭六臂的!

「你對文藝並沒有真興趣,對學問並沒有真熱心。你本來沒有什麼更高的志願,除了相當合理的生活,你只配安分做一個平常人,享你命裡鑄定的『幸福』;在事業界,在文藝創作界,在學問界內,全沒有你的位置,你真的沒有那能耐。不信你只要自問在你心裡的心裡有沒有那無形的『推力』,整天整夜的惱著你,逼著你,督著你,放開實際生活的全部,單望著不可捉摸的創作境界裡去冒險?是的,頂明顯的關鍵就是那無形的推力或是行動( The Impulse),沒有它人類就沒有科學,沒有文學,沒有藝術,沒有一切超越功利實用性質的創作。你知道在國外(國內當然也有,許沒那樣多)有多少人被這無形的推力驅使著,在實際生活上變成一種離魂病性質的變態動物,不但是所有的虛榮永遠沾不上他們的思想,就連維持生命的睡眠飲食,在他們都失去了重要,他們全部的心力只是在他們那無形的推力所指示的特殊方向集中應用。怪不得有人說天才是瘋癲;我們在巴黎倫敦不就到處碰得著這類怪人?如其他是一個美術家,惱著他的就只怎樣可以完全表現他那理想中的形體,一個線條的準確,某種色彩的調諧,在他會得比他生身父母的生死與國家的存亡更重要,更迫切,更要求注意。我們知道專門學者有終身掘墳墓的,研究蚊蟲生理的,觀察億萬萬里外一個星的動定的。並且他們決不問社會對於他們的勞力有否任何的認識,那就是虛榮的進路;他們是被一點無形的推力的魔鬼定了的。

「這是關於文藝創作的話,你自問有沒有這種情形。你也許經驗過什麼『靈感』,那也許有,但你卻不要把剎那誤認作永久的,虛幻認作真實。至於說思想與真實學問的話,那也得背後有一種推力,方向許不同,性質還是不變。做學問你得有原動的好奇心,得有天然熱情的態度去做求知識的工夫。真思想家的準備,除了特強的理智,還得有一種原動的信仰;信仰或尋求信仰,是一切的思想的出發點:極端的懷疑派思想也只是期望重新位置信仰的一種努力。從古來沒有一個思想家不是宗教性的。在他們,各按各的傾向,一切人生的和理智的問題是實在有的;神的有無,善與惡,本體問題,認識問題,意志自由問題,在他們看來都是含逼迫性的現象,要求合理的解答比山嶺的崇高,水的流動,愛的甜蜜更真,更實在,更聳動。他們的一點心靈,就永遠在他們設想的一種或多種問題的周圍飛舞、旋繞,正如燈蛾之於火焰:犧牲自身來貫徹火焰中心的秘密,是他們共有的決心。

「這種慘烈的情形,你怕也沒有吧?我不說你的心幕上就沒有思想的影子;但它們怕只是虛影,像水面上的雲影,雲過影子就跟著消散,不是石上的溜痕越日久越深刻。

「這樣說下來,你倒可以安心了!因為個人最大的悲劇是設想一個虛無的境界來謊騙你自己;騙不到底的時候你就得忍受『幻滅』的莫大的苦痛。與其那樣,還不如及早認清自己的深淺,不要把不必要的負擔,放上支撐不住的肩背,壓壞你自己,還難免旁人的笑話!朋友,不要迷了,定下心來享你現成的福分吧;思想不是你的分,文藝創作不是你的分,獨立的事業更不是你的分!天生扛了重擔來的那也沒法想(那一個天才不是活受罪!)你是原來輕鬆的,這是多可羨慕,多可賀喜的一個發現!算了吧,朋友!」  三月二十五至四月一日

徐志摩

                                                             

  

     

2011年7月23日

星星愛月亮

記得七八歲時, 每天下午三時正, 總會守在收音機前面, 因那半小時會播放粵語流行曲, 最期待的就是陳寶珠和呂奇的歌曲, 若幸運地聽到, 就會樂上一整天

在不知不覺間, 也聽了很多其他的粵語流行曲, 而且深深印在小小的腦海裡

 121.gif121.gif121.gif121.gif121.gif

若按歌曲面世的先後次序, 應是1945-50年的「南都之夜」,1959年的「臺灣小調」, 1961年的「星星愛月亮」, 1963年的「舊歡如夢」。

許石的「南都之夜」創作於1945年後那年日本戰敗,臺灣從此結束了50年的日據時期。 

1961年由香港粵曲作家周聰改編成廣東歌「星星愛月亮」­;並與許豔秋 (這是最早的粵語版本)合唱。此曲的開端是一段鋼琴引子,頗有點藝術歌曲的味道,非常引人入勝。


星星愛月亮 1961 - 周聰 + 許艷秋

: 許石 / 詞 : 周聰

(女) 星月雙輝照天上 夜色倍明亮
(男) 妹你又以比月一樣 青春皎潔又漂亮
(女) 哥哥心中是否愛明亮
(男) 低訴我心像星一樣 星星愛月亮
(女) 嬌艷鮮花翠坡上 蝶影雙雙
(男) 妹美貌似鮮花一樣 青春嬌美又漂亮
(女) 哥哥心中未知你是何樣
(男) 低說我心亦一樣 相依永共偎傍
(女) 星月光輝照天上 夜色更明亮
(男) 妹你又似比月一樣 光輝皎潔又漂亮
(女) 哥哥好比夜星照明亮
(合) 星與月照影在天上 星星愛月亮

 121.gif121.gif121.gif121.gif121.gif

1963年,香港的另一個文人龐秋華也給它另外填上詞,取名「舊歡如夢」。這些重填的歌詞基本上都表現男女之情,聚散離合或恩怨情仇。由譚炳文於60年代粵語電影中扮演小生主唱的「舊歡­如夢」,且成爲當時最流行的粵語版本。


舊歡如夢 - 譚炳文

曲: 許石  詞: 龐秋華

當年相戀意中人 大家性情近
早種愛根極親蜜 心心相印互信任
月底花間相偎依 共喜有緣份
恩愛百般願比翼 痴心一縷共訂盟

喜逢知己倍精神 內心快樂無憾
朝晚眷戀共歡聚 天天相見互慰問
立心栽花花不香 重反惹愁恨
只怨愛海起風波 一朝生變斷愛盟

恩情如今化煙雲 未許再續情份
空有愛絲萬千丈 可惜都已盡化恨
枉拋相思枉痴戀 恨卿心太忍
只有嘆息舊歡似夢 早經消散莫再尋

 121.gif121.gif121.gif121.gif121.gif



葛蘭唱的《台灣小調》, 1959 年的香港電影『空中小姐』的插曲:-




『空中小姐』

導演/編劇:易文

攝影:范傑

剪接:王朝曦

製片:宋淇

監製:鍾啟文

出品:電懋

演員:葛蘭、喬宏、葉楓、雷震

1959 / 彩色 / D Beta / 國語 / 112分鐘

以下介紹是轉自香港電影資料館 :-

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filmprog/chinese/2009cwhk/2009cwhk_film04.html

五十年代初,右派組織積極拉攏香港影人,更以不同方式資助拍片,策略之一為將台灣風光及軍容,透過銀幕介紹到海外,其中《空中小姐》及《星星.月亮.太陽》(1961)最受矚目。《空中小姐》導演易文國民黨背景深厚,亦為右派組織自由總會主力,電影借主角職業介紹寶島風光,宣揚台灣好處,結果獲行政院頒發的國語影片優等獎。片中的「台灣小調」插曲多年來以不同方式出現,最膾炙人口的為流行九十年代初並瘋魔了一代香港人的「舊歡如夢」。

以下介紹是轉自售賣 DVD 的網頁 :-

航空業空是五、六十年代的新興行業,而空中小姐則是當年香港女孩子最嚮往的職業,因為既時髦又高貴,既新奇又刺激。本片即以此為題材,描寫葛蘭、葉楓和蘇鳳三名少女考上了空姐,由此展開了她們的飛躍人生旅程。影片情節環繞著她們和機長雷震、喬宏等的工作和戀愛發生,劇情沒有太大的起伏,但卻以瑰麗悅目的彩色攝影(本片是「電懋」公司的第一部彩色製作)、大量的外景(遍及新加坡、曼谷和台灣),和連場歌舞取勝,對當年旅遊並不普及的大眾社會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和新鮮感,可謂極視聽之娛,但即使今日看來,仍有效果,其中尤以前半段不厭其詳地介紹空中小姐的訓練過程最具細節趣味性。

空中小姐的另一首插曲, 網絡上說這是台灣中山南路的 The Grand Hotel :-


我要飛上青天 - 葛蘭


我要飛上青天 上青天

我要飛上青天 上青天

我上七重天 來往浮在白雲間

白雲片片如棉 自由自在飄飄欲仙

* 我要飛上青天 上青天

我要飛上青天 上青天

俯望人世間 千年萬年一霎眼

萬里紅塵如煙 高山大海斑斑點點

太陽是我的小台燈 月亮是我化妝鏡

彩虹拿來做頸鏈 摘下一顆星星掛在胸前